2007年12月15日

Mitchell Report

這個時間點不寫一篇跟Mitchell Report有關的文章好像說不過去。

大聯盟存在使用禁藥的問題並不是最近這幾年的事情,早期一點的安非他命不談,單純講類固醇或生長激素的話,至少可以往回追溯20年,那個我都還沒開始看大聯盟的年代,AP整理了一張類固醇年表可以作為一個初步了解的起點。1988年是Jose Canseco的年代。1991年,大聯盟執行長Fay Vincent通知各球隊,將類固醇加入聯盟的禁藥名單中,不過一年以後他被鬥倒了。 1992年,Bud Selig開始代理大聯盟執行長的職務,這時候他並不知道,未來的歷史上他將被人稱為類固醇執行長。1995年,教士隊名人堂球員Tony Gwynn說,類固醇是不能說的大秘密,第二年,他的隊友,後來坦承有使用類固醇的Ken Caminiti拿下了MVP。1998年是Mark McGwire的年代,即使當時他使用的androstenedione一直要到2004年才被列為禁藥。2001年,大聯盟終於決定開始試行藥檢,只不過這時候還只有在小聯盟層級實施,而這一年,Barry Bonds打破了McGwire的單季全壘打紀錄。2002年,新的勞資協定出爐,勞資雙方終於同意實施藥檢,距離這張年表開始的1988年已經超過了10年的時間。2003年是著名的BALCO案。2004年,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了Jason Giambi以及Bonds的證詞。2005年,Canseco的新書問世。2006年,以BALCO案與Bonds為主題的<Game of Shadows>出版,Selig受到來自國會的壓力,在一個星期後,決定讓George Mitchell針對大聯盟的禁藥問題展開調查。

經過了20個月,花了兩千萬美金之後,Mitchell終於提出了他的報告。雖然他在報告中說:
a principal goal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bring to a close this troubling chapter in baseball’s history and to use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ast to prevent the future use of performance enhancing substances.
但是這份報告真的達到了這個目的了嗎?看看Mitchell公布報告之後,各種媒體上出現的評論,這個效果很顯然要打很大的折扣。

Mitchell報告書到底告訴了我們些什麼?首先,這份報告告訴我們,在過去超過10年的時間中,大聯盟中存在著普遍的非法使用藥物的情形,這一部份主要透過BALCO案、Kirk Radomski、Brian McNamee以及前大聯盟球員的訪談和其他相關事件來呈現。但是由於他沒有傳喚審訊的權力,所以這些資料都要透過對方合作才能取得。而即使以Mitchell過去的法界背景和前參議員的身份,他也坦承無法從Albany的地方檢察官那裡獲得證據,更不用提大部分球員(可能是在球員工會的建議下)共同採取的不合作態度,這讓他的工作顯得無比困難。在不少案例上,他的證據都僅止於傳聞,可靠性不會比Canseco的書高明到哪裡去。

我不是要說我不相信大聯盟禁藥使用的問題不嚴重,如果你問我的話,我會說我相信大聯盟球員使用禁藥的情形,在過去20年之間絕對是非常普遍,就算沒有像Canseco說的85%那麼誇張,稍過一半以上的球員有用藥的問題我也不會驚訝。問題是在於,Mitchell呈現的證據撐不起他的結論。這當然不是他的錯,他或許在他有限的能力下已經盡可能做到最多的事情了,只是無論如何,真的需要花20個月跟兩千萬美金來達到這樣的結果嗎?

我自己認為,這份報告最糟糕的地方是名字。在報告即將出爐前幾天,嗜血的媒體與大眾最關心的就是名字,到處都有各種臆測與傳聞,媒體上面一說有賽揚獎、最有價值球員獎得主,大家就開始興奮。前一個晚上流出一份包含Albert Pujols、Alex Rodriguez、Nomar Garciaparra等人在內的名單,頓時更引起討論。而雖然上述的這些人最後都不在真正的報告書中,但是這份報告書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提供了(很可悲的)許多人真正只關心的東西:名字。當然,許多人只是要一份名單而已,他們要的是一些名字來說「想不到他也有」「我就說XXX一定有」而已,有多少人真的會去看這些名單怎麼來的呢?

如果你還沒有這樣做的話,請跟我一起翻到158頁,上面用粗黑字體寫著Brian Roberts,下面是列出這個名字的原因:
Brian Roberts is an infielder who has played for the Baltimore Orioles since 2001.
He has been selected to two All-Star teams.

Roberts and Larry Bigbie were both rookies in 2001. According to Bigbie, both
he and Roberts lived in Segui’s house in the Baltimore area during the latter part of that season.

When Bigbie and Segui used steroids in the house, Roberts did not participate.

According to Bigbie, however, in 2004 Roberts admitted to him that he had
injected himself once or twice with steroids in 2003. Until this admission, Bigbie had never suspected Roberts of using steroids.

In order to provide Roberts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allegations and to give
him an opportunity to respond, I asked him to meet with me; he declined.
就這樣,全部就只憑Bigbie一句話就把Roberts列上去,而Bigbie甚至沒有看到他真的有購買或使用違禁藥品。來個頭腦清楚的人告訴我,到底是為了什麼把Roberts的名字列上去?只因為他拒絕接受訪談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看下去,名單上的下一個人是Jack Cust,同樣也是類似的情形,並不是個案。我不是說這些人一定沒有,問題在於不管有沒有,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態,在只有傳聞的情況下就把名字列上去。像這樣的一份報告中,真的需要列出名字嗎?這並不是說報告中部應該提到名字(雖然我認為這應該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要提到名字,為什麼不能更謹慎一點呢?而當他用這麼粗糙的方式來呈現的時候,又如何能期望大聯盟就此繼續前進?很諷刺的是,Mitchell又建議大聯盟既往不咎,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建議,只不過他已經做了可能比禁賽更傷害球員的事情。而很顯然的,Selig表示了處罰的可能性
“I’m going to review his findings and the factual support for those findings, and punishment will then be determined on a case-by-case basis,” he said. “I will take action when I believe it’s appropriate.”

Selig might even discipline management.

“I will also review the comments made by Sen. Mitchell about club personnel and will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he said.

除了沒有傳喚審訊的權力之外,在Mitchell接手調查的時候立即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身份,在當時他是領紅襪隊薪水的。他跟紅襪隊的關係在這次的調查中也多次被提出來,例如Paul Byrd的名字在今年美聯冠軍賽(印地安人對紅襪)最後一戰之前被洩漏出來、最終的報告上沒有任何一位紅襪隊現役球員的名字(但是紅襪隊不是唯一沒有現役球員被列出來的球隊)、紅襪隊在報告公佈的前一天(同時也是大聯盟合約到期的日子)選擇不與Brendan Donnelly續約。當然我不認為他們有那麼笨,會做這種瓜田李下的事情,但是同樣的,問題不在於結果,而是他的身份注定了會有利益衝突的問題,更容易被模糊焦點。

這份報告也並非一無是處,Mitchell列出了20點建議,都是非常實在有用的建議。例如由獨立機構執行的隨機無預警藥檢(一直到最近的報導大家才知道,現行的藥檢制度會事先通知球隊,甚至有球員宣稱在藥檢前兩週得到工會通知)、持續增進藥檢技術等等。而問題就在於,這樣的建議需要花20個月的時間以及兩千萬美金嗎?

關於責任歸屬方面,Mitchell也很正確的指出了,大聯盟的禁藥問題會早到今天這個地步,所有人都必須負上責任,大聯盟官方與球員工會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應都來的太晚動作也太慢了。回顧上面的時間表,1991年Vincent的動作「或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仍然沒有實際的行動。這其中經過了好幾年,聯盟忙著增加收入,弄出了跨聯盟比賽、擴編、新分區、外卡等等新元素,但是卻忽略了禁藥問題。1998年,就在單季全壘打紀錄的追逐戰中,McGwire承認使用androstenedione或許是正視這個問題的好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又再一次被忽視了,一直要到進入一個新的千年之後,大聯盟與球員工會才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或許已經為時已晚了。

而現在,這份報告提出之後,並沒有真的結束這棒球史上最紛亂的一個章節,這份報告不見得回答了多少問題,但是肯定引發了更多問題。而Selig雖然可能受到來自於國會的壓力,才決定發起調查來證明他有做些什麼,不過最後國會似乎還是將介入調查。這份報告的內容,似乎也讓聯盟與球員工會間的關係蒙上一層陰影

無論如何,過去的這20年將被稱為類固醇年代,Bud Selig任期最佳的寫照出現在2007年11月17日,在這一天,Selig宣布大聯盟今年收入達到60億美金,同時Barry Bonds則以四項偽證與一項妨礙司法的罪名被起訴。諷刺而真實。

同時身為球迷的我們別忘了,他們還欠我們一句:"I'm sorry."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METAMUSE ] : Code Name BlackCat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