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0日

兩項交易

在non-waiver trading deadline前五天,也就是七月二十六日,印地安人隊又完成兩項交易。將三壘手Casey Blake加上一點現金送到洛杉磯道奇隊,換回右投手Jon Meloan以及捕手Carlos Santana。另外,將右投手Luis Perdomo送到聖路易紅雀隊,換回右投手Anthony Reyes。

開季前曾經提過,Blake今年球季結束後將取得申請成為自由球員的資格,而印地安人隊沒有理由繼續將他留下,不過當初沒有想到的是,居然有機會在交易大限之前找到買家。主要的原因在於Blake今年,尤其是六七月時,有超水準的表現,吸引不少目光。



上面列出來一些簡單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Blake今年靠保送上壘的比率比往年低,也低於生涯平均,IsoP也是如此,目前他的價值很大一部份來自高打擊率。他打進場中的球比例比往年高(三振、保送以及全壘打出現的比例都降低了),打出平飛球的比例也比往年高,BABIP更因此高達.335,LD%與BABIP都是生涯最高的。

高打擊率自有其價值,不過當一個34歲的球員,其LD%、BABIP、打擊率都高於過往記錄不少的時候,認為這是fluke,未來不見得能維持,我想是合理的。總而言之,他不是OPS+120這個等級的球員,整個生涯大約稍微高於平均一點點,而他在球季剩下的大約200的打席中,很有可能逐漸回歸生涯平均。當然,他今年剩下的球季繼續維持這樣的水準也不是不可能,不過他過去一向有六七月火熱,球季末降溫的情況。

Year
UZR
FRAA2
RZR
ZR
PMR
2004 (3B)
-8
-11
.641
.718
107.14
2005 (RF)
+6
16
.692
.890
102.56
2006 (RF)
+8
3
.881
.894
109.45
2007 (3B)
-1
3
.708
.737
92.52
2008 (3B)

-8
.688
.769


接下來看防守,上表是一些簡單的防守數據,由於防守數據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所以我把幾個主要的都列出來當參考。這些數據來源主要是STAT與BIS兩家數據記錄公司提供的原始資料做出來的。UZR是MGL自己發明的數據,用的是STAT的資料,目前一般人只能看到03-07年中的數據,加減代表比同位置的防守者為球隊守下/丟掉多少分數。ZR是STAT自己做出來的數據,在ESPN上面有逐日更新。RZR用的是BIS的資料,在The Hardball Times上面有逐日更新。PMR是David Pinto利用BIS的資料做出來的,每年球季後會在他的Blog上面公布當年的資料。至於Rate2是Baseball Prospectus在球員DT Card上面可以查到,數字代表的意義和UZR一樣,只不過除了BP自己以外,沒有人知道怎麼做出來的。這幾個數據都有分守備位置,上表只列了他各年度主要的守備位置。基本上,Blake大約是平均或稍低於平均的三壘手,能站內外野的四個角落。傳球不錯,接捕是主要的問題,反手(往右)位置的範圍比較小。

還有一個讓Blake的價值稍微提升的因素,他去年在Elias的player ranking中,分數是72.571,在美聯的二、三、遊中,是Type B裡面最高分的,同樣的分數放在國聯則是Type A,而今年成績看起來會比去年好,有很大的機會他會是Type A的自由球員,這代表了一個第一輪末段跟一個三明治選秀權。

這樣一個攻守都差不多在平均水準,而且合約今年結束,將取得自由球員資格的球員,能換到的東西應該相當有限,不過Shapiro還是從道奇隊那裡弄到了兩個不錯的新秀。

首先是Jonathan Meloan,來自德州的右投手,2005年選秀第五輪被道奇隊選上。速球大約時速93英哩,搭配不錯的滑球,三振能力驚人,自2006年起,在小聯盟面對打者948個打席,送出了281次三振,三振率高達29.64%,不過同時也保送了其中10.86%的打者,今年的保送率更高達12.3%,控球是一大問題。

Meloan今年成績不佳,除了控球能力需要加強之外,在一個打者聯盟中的打者球場也造成部分影響。此外,他過去兩年都擔任救援投手,今年道奇隊卻讓他轉任先發,沒有完全適應先發的角色可能也是成績不佳的原因之一。

據說轉任先發是Meloan自己的提議,而因為他能投滑球、曲球、變速球、切球,或許道奇隊也想看看他能否擔任先發。今年開季前,許多新秀評估系統都將他列為道奇隊前幾名的新秀,一般評估他會是不錯的救援投手。

另一位球員是來自多明尼加的Carlos Santana,左右開弓的打者,和Russell Martin一樣,都從三壘轉捕手(道奇還有一個新秀Lucas May則是從游擊轉捕手)。在今年球季之前,Santana都還沒有進入新秀雷達,Baseball America將他排在道奇第25名的新秀,不過今年他在A+有一個突破的球季,436個打席中,繳出了.325/.431/.563的成績。他過去的成績雖然並不起眼,但是一直保持優秀的三振保送數字,生涯1157個打席中,有14%是保送,14.35%打席被三振。在Matt McBride因為肩膀動手術錯過半個球季,Wyatt Toregas在3A成績不佳降回2A,Victor Martinez可能也在衰退中時,Santana的到來讓未來捕手這個位置又多一個選擇。

對印地安人隊來說,進不了季後賽,交易Blake損失的只有200個無關緊要的打席和大約2M的薪水,而給了Andy Marte更多上場的機會、加深了救援投手的深度,同時增加了一名捕手新秀,這個交易可以算是相當划算。

另一個交易裡,印地安人隊得到的Anthony Reyes,在2006年之前還是紅雀隊的頭號新秀,當年名列Baseball America百大新秀第41名。他的速球大約92-95英哩左右,搭配滑球與變速球,當時一般認為他有大聯盟先發輪值中段的潛力,不過雖然他一直在PCL的成績一直都不錯,但是大聯盟成績卻慘兮兮。對於這個現象,許多人有不同的理論,有一部份的人還是相信心理問題比較大,包括他與紅雀投手教練不合,也在總教練Tony La Russa的黑名單上。

總之,這個交易可以說是一項賭注,雖然26歲,擁有1.098年大聯盟年資,明年out of option的Reyes已經不能算是新秀,不過換個環境可能會有所改變。成功的話,印地安人隊可能會得到可以再便宜用四年的三號先發,而這個賭注的成本是24歲剛升上2A的救援投手Luis Perdomo。Perdomo來自多明尼加,2003-05年都一直待在多明尼加夏季聯盟,2006年才來到美國。

Perdomo過去幾年在新人聯盟到A+都有相當好看的三振數字,不過他的年紀也一直比同聯盟的打者稍大,影響了他的評價,同時他在2A還只有15.1局,面對63個打者的經驗。儘管他帳面成績不錯,但一直有控球不佳的問題,隨著聯盟等級的提升,保送率也增加。此外,以95英哩速球與快速滑球為武器的Perdomo,面對左打者時也明顯缺乏壓制力。

這個交易雙方同樣存在風險,不過以一個救援投手換一個先發投手,如果兩邊都成功的話,印地安人隊能得到的報酬還是高一點,而就算不成功,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的損失。

2008年7月27日

Sabathia交易

六月結束後,印地安人隊在戰績表上已經落後中區冠軍超過10場,在外卡部分落後更多,加上六月底到七月初的連敗,可以說已經跟季後賽絕緣,於是將王牌C.C. Sabathia交易到密爾瓦基釀酒人,換取未來。

或許這個球季前四場球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以致於看到不少球迷認為Sabathia壓制力不如去年。下面這張表列了去年、今年在印地安人隊、今年在印地安人隊扣掉前四場的幾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前四場悽慘的比賽結束後,印地安人隊針對他的投球動作做了一點調整,成效斐然。他的威力並沒有降低,27歲的Sabathia現在正在顛峰期。

Year
SO%
BB%
FIP
OPS
2007
21.44%
4.51%
3.09
.684
2008 (CLE)
24.26%
7.1%
3.45
.698
2008(CLE扣掉前四場)
26.72%
5.39%
2.74
.588

他在這個球季結束後將成為自由球員,預估將會要一張5-7年,平均每年20M以上的合約。很多人喜歡把大聯盟球隊想像的很窮,不過每年20M的合約沒有球隊吃不下,問題是在於,中小市場球隊資金相對少,靈活度也因此相對較低,與其把20M投資在一個人的身上,或許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印地安人隊的選擇很明顯就是後者。

球隊無法和Sabathia簽下新合約當然是這個交易的最大原因,不過Travis HafnerVictor MartinezJake Westbrook的受傷也提供了一個變數。Hafner和Westbrook都有超過10M的長約在身,Martinez也還有至少09年6M(含2010年球隊選擇權買斷金),他們回到球場後會有怎樣的表現都還是未知數,一旦要找人替代的話,薪資空間就更為重要。所以球隊選擇在七月初將Sabathia交易出去,換回一群不錯的新秀。

換回的球員中,最重要的一個當然非Matt LaPorta莫屬。LaPorta是右投右打,大學就讀佛羅里達大學,2007年選秀會第一輪第七順位被密爾瓦基釀酒人選上,簽約金2M。他在新人聯盟只打了7場比賽就升上1A,1A的23場比賽中揮出10支全壘打,展現驚人的長打能力,並且在季後破天荒的以當年選秀球員的身份參加亞利桑納秋季聯盟。今天初他被BA評為釀酒人頭號新秀,同時是百大新秀第23名。今年從2A開始第一個完整的職業球季,仍然繼續屠殺投手,不僅持續展現優秀的長打能力,他的保送數字也相當漂亮。

LaPorta的優點就在於打擊,揮棒速度快,有不錯的球路辨識能力以及驚人的長打力,一般認為他在2009年就能上大聯盟,有成長為大聯盟第一級中心打者的潛力。不過除了打擊之外,就沒有什麼好稱道的。他在高中時是捕手,大學轉到一壘,但就算在一壘,也是低於平均水準的防守者。釀酒人選上他之後,讓他站左外野,希望他至少有一般的左外野防守能力,但釀酒人隊在大聯盟的一壘以及左外野都有優秀的打者,很可能會擋到LaPorta的路,加上他們今年有能力競爭季後賽,這對印地安人隊來說是絕佳的交易對象。

近年來印地安人隊的小聯盟沒有養出什麼足以擔當中心打者的球員,幾個新秀養成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在Hafner與Martinez受傷之後,中心打者的位置儼然成為隱憂,在交易到LaPorta之後,至少有了一個可以期待在短期內接手的新秀。目前印地安人隊還是讓他站左外野為主,不過未來應該會視Hafner以及Ryan Garko的狀況決定是否移到一壘或指定打擊。

LaPorta已經入選美國奧運國家隊,八月中將會出現在北京。他不僅是這支奧運隊的主力打者,同時其他各隊打者也少有人能及,球迷們應該能看到他砲轟各國投手的表現。

除了LaPorta之外,印地安人還得到了左投手Zach Jackson、右投手Robert Bryson以及一名稍後指定的球員,這些球員都跟LaPorta有一些差距。

Jackson在2004年選秀會第32順位被藍鳥隊選上,第二年在Lyle Overbay的交易中來到釀酒人隊。他和Aaron Laffey以及Jeremy Sowers是同一類的球員,不過等級又比他們差上一級。沒有什麼三振能力,靠滾地球為生。一個天分有限的大學投手,在小聯盟發展的又不順利,現年25歲的他大概也已經沒有什麼未來可言。

Bryson算是釀酒人2006選秀的小驚喜,第31輪的draft-and-follow,07在新人聯盟以及今年在1A都有不錯的成績,主要以救援投手身份出賽,K/PA超過30%,不過等級尚低,還需要慢慢培養。

許多消息來源指出,稍後指定球員可能會是三壘手Taylor Green。目前來說,他是比Jackson和Bryson的評價更高一點的新秀。雖然第一年(2006)在新人聯盟表現不理想,不過07年在1A以及今年在A+都有不錯的成績,被保送率相當高,被三振也不算多,還有高於平均的長打。之所以會是稍後指定球員,據說是因為印地安人隊希望再觀察他能不能轉回二壘手。

整體而言,這是一個雙贏的交易。今年無緣季後賽之後,印地安人隊也不用擔心怎麼處理Sabathia的自由球員資格,不用等待補償選秀權以及培養的時間,就能得到一個評價甚高,而且在短期內可以上到大聯盟的打擊新秀。Bryson和Green好好培養的話,也有可能會有所貢獻。在釀酒人隊方面,LaPorta在大聯盟還沒有位置,除非放走Prince Fielder,所以損失並不大。而在得到Sabathia之後,剩下的球季至少能為球隊多帶來幾場勝利,進軍季後賽的機會又更大了一點。同時即使在球季結束後無法簽下,也能得到補償選秀權。

相對而言,七月底的交易可以說是搶劫了,有空的話再來簡單介紹一下。

2008年7月18日

六月回顧

六月戰績:12勝16敗。
總計戰績:
37勝46敗,勝率.446,美聯中區第五,落後第一名10.5場勝差。
六月得分:
143分,平均每場5.11分,排名美聯第6。
總計得分:368分,平均每場4.43分,排名美聯第10。
六月失分:
149分,平均每場5.33分,排名美聯第13。
總計失分:
359分,平均每場4.33分,排名美聯第7。
六月團隊上壘率:.341,排名美聯第9。
總計團隊上壘率:
.324,排名美聯第11。
六月
團隊長打率:.429,排名美聯第10。
總計團隊長打率:.391,排名美聯第9。
六月團隊ERA:5.27,排名美聯第14。
總計團隊ERA:4.16,排名美聯第7。
六月團隊FIP:4.79,排名美聯第12。
總計團隊FIP:4.38,排名美聯第11。


印地安人隊在6月的成績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前兩個月的戰績分別都是12勝15敗,而這個月則是12勝16敗,很穩定,穩定的差。不同的地方在於,前兩個月都曾經一度衝上五成勝率,這個月則一直穩定的在.450到.470左右徘徊,同時,分區第一的芝加哥白襪隊兩次七連勝將差距越拉越遠。6月結束,兩隊勝差達到10.5場,除非奇蹟出現,否則可以說等於是直接宣告印地安人隊本季提前結束。

6月中旬之後是跨聯盟賽程,印地安人隊在這15場比賽中只得到6勝,勝率也一路從.471跌到.446。今年到目前為止,美聯在跨聯盟賽程中表現較佳,總計136勝98敗,勝率是.581,美聯只有兩支球隊跨聯盟勝率不到五成,印地安人隊是整個美聯最差的6勝12敗,另一支則是多倫多藍鳥隊,8勝10敗。

球員異動:

6/2 Michael Aubrey降到3A
6/2 Tom Mastny升上MLB

將25人名單中的投手數量增加為12人。Aubrey今年是最後一個optional year。

6/3 Jake Westbrook進15天傷兵名單。回溯到5/29開始。
6/3 Jensen Lewis升上MLB。

Westbrook右手肘發炎,今年第二度進入傷兵名單。

6/4 Jensen Lewis、Tom Mastny降回3A。
6/4 Brian Slocum升上大聯盟。
6/4 買下Rick Bauer的合約,升上大聯盟。

叫上了剩下最後一個optional year的Brian Slocum,和在小聯盟表現不錯的Rick Bauer。

6/8 Brian Slocum降回3A。
6/8 Jeremy Sowers升上大聯盟。

由Sowers擔任第五號先發投手。

6/9 Asdrubal Cabrera降回3A。
6/9 Josh Barfield升上大聯盟。

將今年打不出安打的Cabrera降回小聯盟調整。

6/12 Victor Martinez進入15天傷兵名單。
6/12 Josh Barfield進入15天傷兵名單。
6/12 Jake Westbrook從15天傷兵名單移到60天傷兵名單。
6/12 將Oneli Perez DFA,移出40人名單。
6/12 買下Yamid Haad以及Jorge Velandia的合約。

Martinez在11日的比賽中感到不適提前退場,診斷後發現右手肘發炎,手術後將休息6-8週。Barfield在10日的比賽中因為左手中指扭傷提前退場,手術後預計休息6-8週。Westbrook右手動了韌帶重建手術,預計休息一年。Yamid Haad將擔任二號捕手,Velandia將是新的內野工具人。

6/19 將Yamid Haad DFA。(6月24日通過outright waiver,回到3A)
6/19 以一個稍後指定球員向勇士隊交易來Sal Fasano。

Fasano成為新的二號捕手。

6/30 將Scott Elarton放上Restricted List。

向球隊請假處理個人問題,原因不明。幾天後被移到傷兵名單,原因是non-baseball medical condition,總教練Eric Wedge說時間是「期限不定」。


打線


整體而言,6月整體的打擊雖然有進步,但由於整個聯盟的打擊都進步,相比之下,印地安人隊的進步就不是那麼明顯。整個6月美聯的打擊三圍是.275/.342/.438,而印地安人隊野手合計.275/.343/.430,雖然大略只有聯盟平均,不過得分效率不錯,平均每場5.11分,而美聯平均則是4.99分。

表現最好的球員當然還是Grady Sizemore,他的成績即使放在整個聯盟中都是頂尖的,如果是在可能進入季後賽的球隊,或許他有機會獲得年度最有價值球員獎。Victor Martinez和Travis Hafner或許已經在退化中,Sizemore是絕佳的中心打者人選。過去常有他排在中心打次表現不佳的印象,不過事實上他在中心棒次的數據並不多,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他不曾被排在四、五棒的位置,而在三棒也僅僅只有41個打席。此外,他在三棒的打擊成績事實上好過擔任一棒,從這兩點來看,說他不會打三棒還言之過早,如果球隊要考慮打造下一代的打線,或許應該要好好思考這一點。

Casey Blake在6月也有非常優秀的打擊成績,不過基本上只是回歸平均而已,以他這個年紀的球員來說,要有什麼能力上的改變幾乎不可能。Blake的合約在今年到期,同時生涯第一次取得申請成為自由球員的資格,他目前的年薪是6.1M,屆時他可能會要求平均8到10M的合約,如果只是要一個攻守都差不多聯盟平均水準的,還有很多選擇,這些錢或許可以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先發投手


儘管3到5月球隊戰績不佳,但是印地安人隊一直保持得分高於失分,直到6月,球隊首度單月失分大於得分。而前幾個月表現不錯的先發投手群,在六月則是大崩盤。主要的原因有兩點:1.傷病。2.回歸正常。

上個月表現還算可以的Paul Byrd,這個月大爆炸,9支全壘打造成重傷害。而上個月有神奇ERA,表現超乎水準的Aaron Laffey,在這個月也遭受重擊。此外,Fausto Carmona和Jake Westbrook的受傷使得球隊失去兩名可以穩定吃局數的先發投手,而替補上來的Jeremy Sowers表現也不佳。

事實上,沒有幾支球隊能完全靠一組五人先發撐過整個球季,我沒有特別去查過去的紀錄,不過我相信2005年的印地安人隊就算不是前幾名,也絕對值得一提。當年全隊只用了6名先發投手,其中有5位先發出賽在30場以上。

Year
2005
2006
2007
AVG
CLE
6
9
8
7.7
BAL
8
10
13
10.3
BOS
10
14
9
11
CWS
6
7
8
7
DET
10
8
12
10
KC
11
17
13
13.7
LAA
9
10
8
9
MIN
8
10
8
8.7
NYY
14
12
14
13.3
OAK
8
9
10
9
SEA
10
10
7
9
TB
10
12
8
10
TEX
14
12
15
13.7
TOR
9
12
11
10.7
AVG
9.5
10.9
10.3
10.2

這張表代表過去三年之間,各隊曾經有過先發紀錄的投手數量,我們可以看到,印地安人隊每年用的先發投手數量都非常少,在這三年當中,只有同區的白襪隊用了更少的先發投手。過去三年每隊平均每季要用到10名左右的先發投手,當然,原因有可能是受傷、交易、或練兵,不過總而言之,無論什麼原因,一支大聯盟球隊一個球季用掉的先發投手並不少。

印地安人隊用的先發投手人數少,原因也很簡單。1.傷兵少。2.除了2006之外,戰績都不錯,沒有提前練兵的必要。但也由於過去三年印地安人隊用的先發投手人數奇低,使得許多印地安人隊球迷會留下錯誤的印象,認為這是常態。不過事實上,今年可能才是常態。

由於今年傷兵大增,導致有球迷批評球隊不會保護選手。事實上,去年印地安人隊被Baseball Prospectus選為Dick Martin獎得主。簡單的說,這個獎是頒給醫療團隊表現最佳的球隊。當然,我個人不認為醫療團隊優秀與否可以用一個球季的表現衡量,不過在這篇文章中提到:

In 2007, only the San Diego Padres lost fewer player days than the Indians’ 324. Of the nine Indians that missed games, Jake Westbrook, Cliff Lee, Andy Marte, and David Dellucci were the only players projected to start or receive significant playing time. Just 6.98 percent of team payroll lost to injury was the fifth-lowest in the league, a total of just over $4 million.

在2007年,只有聖地牙哥教士隊損失球員的天數少於印地安人隊的324天。在印地安人隊有因傷損失天數的9名球員中,只有Jake Westbrook、Cliff Lee、Andy Marte和David Dellucci是預計先發或者可能有大量出賽機會的球員。因傷損失的薪資佔總薪資的6.98%,是聯盟第5低的,總額只有稍微超過400萬美金。

The Indians were one of the finalists for the DMA last season, and have been one of the healthiest teams in all of baseball three years running. The Tribe averaged 418 missed player days in 2005 and 2006, with an average of just under $3 million in salary lost per season. Luck can certainly play a role over the short term, perhaps even an entire season, but after nearly 500 games real trends begin to emerge as to a training staff’s efficacy or incompetence.

印地安人隊上個球季(譯註:2006年)也是Dick Martin獎中表現最佳的球隊之一,同時也是過去三年中大聯盟最健康的球隊之一。印地安人隊在2006與2005年平均損失418天,每季平均損失的薪資大約稍低於300萬美金。運氣當然在短期中有影響,甚至也許會影響整個球季,但是將近500場比賽的表現應該可以顯示一個醫療團隊是否有用了。
文中還提到了C.C. Sabathia,過去幾年一直有人認為他會受傷,因為他的體型問題,但是他卻非常神奇的年年健康,受傷的次數並不多,傷勢也不嚴重。或許他天生體能條件易於常人,但是不能否認的,印地安人隊的醫療團隊以及開給他的訓練也有影響。

總之,這裡提出這點,只是想說明,今年傷兵多並不代表這支球隊不會保護球員。印地安人隊在過去有良好紀錄,今年傷兵的人數多了一點、天數多了一點,主力球員受傷的情形多了一點,或許只是單純的運氣不佳所致。而對於過去幾年被寵壞了,因此不習慣看到傷兵的印地安人隊球迷來說,當然會感到不適應。而我個人則是認為,今年的情況主要是運氣太背了。

當然,運氣一直是比賽的一部份,而總經理一定要對此有所準備,也就是所謂的深度。開季前,印地安人隊除了大聯盟5名先發之外,還有Laffey和Sowers兩名隨時可以叫上來的先發投手,以及Adam Miller和Brian Slocum這兩名可能有機會上來的新人。不過最後先發五人中有兩名長期受傷,小聯盟也有一名長期受傷,另外三名小聯盟投手則沒有好的表現,我不認為這是球隊的決策錯誤。

此外,曾有見到球迷責怪球隊不注意球員傷勢,例如Joe Borowski、Travis Hafner等人可能春訓時就有傷,而球隊卻依然讓他們上場。這一點我認為是不公平的。首先,我不認為一般球迷比球隊更能掌握球員健康情況。其次,就算是球隊,有時候也不能完全掌握球員健康情況,特別是在球隊戰績不佳的時候,主力球員更可能在傷勢還不嚴重的情況下隱瞞傷勢。

這樣說不代表球隊完全沒有責任,只是一支球隊的運作可能比我們球迷想像的更複雜,而從過去印地安人隊的紀錄以及球隊經營哲學來說,他們對於球員傷病情形相當注重,我認為這一點也應該考慮進去。

總之,先發投手成為印地安人隊退步最多的部分。5月份,先發投手群的ERA是美聯最低的2.76,FIP則是美聯第三的3.72,到了6月,先發投手群ERA變成美聯倒數第二的5.22,FIP則變成美聯倒數第三的4.77。

牛棚


牛棚的部分,從球季一開始就幾乎沒有好過,6月ERA依然在美聯墊底,FIP也只有比巴爾的摩金鶯隊好一點,幾位主力在6月的表現也都不佳。整體來說,救援投手一直是大聯盟中最難以預期表現的位置,除了幾位已經證明自己長期具有宰制力的球員之外,大部分的救援投手,每個球季之間的表現並不會多穩定。我不太相信前一年投球量過多,第二年表現可能下滑這一類的理由。我個人傾向於認為,由於救援投手出賽數少,所以單一球季數據的可靠性也低。

Rafael Betancourt是去年球隊最可靠的後援,今年三振保送數據雖然稍有下滑,不過依然在水準以上。造成他成績不佳的原因包括暴增的全壘打數,他過去被打的飛球平均約有7.6%變成全壘打,今年到目前為止卻高達12.7%。此外,他今年被打平飛球的比例(20.8%)和往年差不多(生涯平均21.1%),不過BABIP卻從生涯平均的.299升到了今年的.344。

另一位Rafael,左投的Perez,同樣在去年有優秀的表現,今年表現雖然比起其他人來說較為穩定,但是也沒有達到去年的水準。去年5.5%的保送率,今年升到了聯盟平均左右的9%。此外,右打者對上他時,打擊成績明顯較佳,今年被打的5支全壘打中也有4支是右打者打出來的。

本來希望能分擔後援局數的小林雅英也是今年比較穩定的投手,他投出的保送不多,但也不是具有壓制力的救援投手,主要還是依靠二縫線速球製造滾地球出局數。6月份他保送了10%的打者,三振率只有11%,也讓他的成績稍微下滑。

Jensen Lewis或許是今年最讓我失望的投手,他擁有不錯的變速球,速球雖然沒有特別快,但是出手時有良好的隱蔽性,會稍微增加一點威力。問題在於,本來就不快的速球,今年又莫名其妙掉了2-3mph左右,使得他的三振力大減,今年的投球對打者幾乎毫無壓制力可言。

由於救援投手的難以預測性,使得他們對球隊戰績的影響相對較為顯著,2005年以來,救援投手表現較好的球季(2005、2007),球隊都有不錯的戰績,相對的,在救援投手表現較差的球季,戰績都一塌糊塗。目前球隊缺乏可靠的救援主力,這部分的戰力相信也會是未來調整的重點。印地安人隊這幾年沒有以重金簽知名後援投手的紀錄,主要還是靠著新秀與長期在大小聯盟間遊走的球員組成牛棚,這一點應該不會有什麼變化,球迷或許也只能期待來年的牛棚剛好有好表現了。